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11/05/27小酒會: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 2006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

相信常逛大賣場的朋友對此酒名字似曾相識?

其實這支酒鋪貨量極大,是各大賣場的常客,
而且其延伸「型號」還真不少。

基本款的Château Pey la Tour如下圖:






由於這支實在太常見,價格也不太穩定,
便宜的時候可以是299,貴的時候可能也要3、4百元,
所以一直都沒有想要嘗試的意思。
直到有一次黔驢技窮,實在不知道要買哪一支時,
在下才勇敢的選擇購入本酒。
(不過沒有寫成酒評專文,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查找。)


若是對照一下上面那張圖,
可以看出兩酒的酒標存在著明顯差異。

事實上,最常見的黃標Château Pey la Tour,
雖然列屬於AOC級別,
但卻是該系列中的基本款,
所以售價也十分親民。


在Bordeaux,
習慣由各個酒莊(Chateau)按照自己的銷售需求調製不同級別的酒進行販賣。
著名的五大酒莊如此,
較不有名的酒莊同樣如此。

因此,即便兩者同樣屬於AOC級,
甚至連AOC的所處地點也相同,
仍然會在售價上有很大的差別。
(波爾多、勃艮地的狀況可以參見此篇)
在台灣,黃牌Pey la Tour的售價大約幾百塊錢。
(國際均價在11-15美金左右)

而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在家X福常常可以看到,
通常被放在最昂貴的右上角。

不知道是不是各家大賣場約定成俗的習慣,
通常酒區的葡萄酒擺放方式,
除了按照酒種、產地區分以外,
還會按照價格由右上角擺到左下角,
最便宜的酒肯定在蹲下才看得到的地方,
諸君不妨觀察看看。


而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
一般來說會在8-9百元左右,
(國際均價則在17-19塊)

以大賣場葡萄酒來說,算是非常可觀的價格了。
至於為什麼美金才貴2、3塊,台幣卻貴了快要三倍?


這個嘛…可能是匯率離店家比較近,所以才產生看起來比較大的錯覺吧?
細緻一點的對照兩酒的酒標,
黃牌Pey la Tour上的AOC為A Bordeaux C,
而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則為A Bordeaux Superieur C。

多了後面那句Superieur代表了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Huge Johnson的說法中得到解釋:

出處:Huge Johnson,《葡萄酒隨身寶典》,2010,頁:61

除了細節的法定規範外,
最直接的差異就在於,
通常A Bordeaux C的狀況下,
酒精濃度會在12.5-13%左右。
(不過不代表超過13%的都是A Bordeaux Superieur C喔!)

而A Bordeaux Superieur C必然為13.5%以上,
從酒標上最直接可以看出差異的大概就是這點。


談完兩支常見的Château Pey la Tour差異,
可以再繼續分享這次的心得了。

這支禮物之所以珍貴,
不完全是因為價格相對較高的關係。
在下與恬至同學半長不短、一年多的葡萄酒經驗中,
竟然要到最近一兩個月才初次嘗試黃牌Pey la Tour,
以其擺得到處都是的狀態來說,算是頗為異類了。

很難對此廠牌產生好感的原因,在於其酒名與酒標。

對Bordeaux葡萄酒稍有認識者,
肯定聽聞過傳說中的五大酒莊,
著名的拉圖堡(Château Latour)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筆者初次看到Château Pey la Tour的名字時
很快的就聯想到以Latour之諧音幫助銷售的可能性。

雖然筆者希望可以不要冤枉好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是在細觀兩者酒標後:


這是Château Latour,1982年份的一瓶大概要價7萬元台幣…


這是Château Pey la Tour,一瓶大概要價4百元台幣…



我喜歡名字裡有la Tour這個字,

所以在這裡加上一筆。

有了字就要來個城堡,
我想創造一點穩重的感覺。

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的來源,
所以加上個大大的Bordeaux字樣,
怎麼樣,是不是很好區別呢?




由於在下很難擺脫Château Pey la Tour這種想搭順風車的不良第一印象(當然是偏見),
也因此對此更加興趣缺缺。

這次蒙同學贈送本酒,才有機會一親芳澤。


當天開的那瓶狀況不錯,
從圖裡就可以看到液面高度相當正常,
不過話又說回來,
能在四年內把2006年份的酒給摧殘到外觀看得出來…
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即便外觀無明顯敗壞,
葡萄酒還是要喝了才知道。





根據不才的經驗,其實在開瓶的時候,
開瓶者本身多多少少可以感覺到酒的保存狀況如何。

其一,保存不良的酒通常問題出在軟木塞上,
由於軟木塞喪失了隔絕空氣的功能,才使得酒質劣變。

因此,如果開瓶時覺得軟木塞「哪裡怪怪的」,
很可能裡面的酒多多少少已經受到了一點影響。


以筆者的經驗來說,
如果開瓶時,軟木塞碎裂的情況很嚴重,
碎裂的內部又有點濕濕的,
那麼很可能就是軟木塞內部出現縫隙,
部分的酒液可能浸到軟木塞中。

如果沒有漏到外面,那情況就還不嚴重,
除了開瓶後不免有許多木屑掉進酒中,
看是要換瓶還是硬喝下去補充纖維質都可以。
酒質應該還不至受影響。

倘若已經漏到軟木塞外面,
那麼這支酒的情況就非常堪慮了……


這杯喝下去,明天早上就通暢了.....

第二個可以判斷酒質的依據,是開瓶瞬間的香氣。

曾經開過瓶的人都知道,開瓶的瞬間,
酒的香氣會隨著空氣一口氣噴發出來。

在價格普通的酒來說,開瓶馬上喝的機率很大,
如果開瓶時的香氣就好,那實際飲用時大概也不會差到哪去。


由於不才的開瓶技巧不怎麼樣,
所以開出來的軟木塞通常會有點裂…
只要不掉木屑到酒裡就都OK。
但如果酒沒喝完,
恐怕就不能再重複利用這個軟木塞了。


檢查木塞上的資訊和酒標是否相同,也是重要的辨偽手法。


有些書上會教你聞一下開瓶後的軟木塞,
藉以認識酒的香氣。

關於這點,
有越來越多的作品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必要的,
在下先引用一段台灣作家的論述:


「「你要欣賞女士的美腿,用不著去嗅聞她穿過的絲襪。」」
出處:楊子葆,《葡萄酒的文化想像》,2009,頁:183。


其實不才倒是沒有想太多,
葡萄酒剛開瓶後立刻拿起木塞來聞,
坦白說真的不怎麼好聞。

木塞是有機物,酒也是有機物,
兩者接觸那麼久,
多少有一點點霉味或是發酵味。

但是有時酒過三巡,
軟木塞上的酒漬已經半乾了,
那時筆者反而會再拿起來聞XD。

其實不同廠牌的木塞氣味真的很不一樣,
頗為有趣。

我想顏先生的絲襪說確實生動,
不過偶爾也要考慮一下足襪控的立場(拖走)…






倒出來的酒液色澤如下圖:





邊緣有一點點橘色光芒,
除了背景綠色造成的影響外,
也可能是本酒廠會在橡木桶中進行陳放所致。

一般來說,若是酒液邊緣有橘色光芒,
多半代表酒齡較長,
反之則應呈新鮮的紫紅色。

2006年的酒,還談不太上什麼老不老的……

詳細的變化示意圖請對照下面:



出處:法國藍帶,《葡萄酒精華》,2009,頁:67。


飲用後,大夥開始進行對於風味的討論,當時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色澤:

清澈的深紫紅色,邊緣略帶橘色感。

這點倒是有志一同,大家一致通過。

香氣:

整體來說,本酒具有非常明顯的木桶味與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的黑色莓果氣味。在香味的表現上尚稱良好,香氣濃郁,令人連想到甜美芬芳的形象。


口感:


友人A先發言:
口感與甜美香氣不合,口感咬舌,濃度高,口感黏稠但結構鬆散。


接著是友人B:
本以為會回甘,但卻沒有。有厚重黏稠感。


再來就是筆者:
酸度低,甜度低,酒質重,單寧中等偏高。口中有明顯桶味,回韻為梅子果醬。


整體來說,本酒在酸度與單寧的調和感上比較薄弱。
如果喜歡口感略澀的朋友可以嘗試看看,
筆者個人認為如果單寧再柔和一點會更好。

酸度、甜度都不高,而單寧又明顯的狀況下,
建議還是搭配食物一起吃。

本酒就算是搭配口味較重的正餐類食物,
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反而純飲的狀況下會顯得有點乾澀。


這次飲用的時候,
侍酒溫度大概在18-20度左右,
對於本酒來說顯然是有點偏高了。

但是之後冰鎮到約13、4度時,
情況更驚人……酸度和甜度沒有增加,
只有單寧被完美無缺的保存下來……Orz。

因此在這類厚重而香氣濃郁的紅酒,
在下和恬至通常秉持「溫度寧高不宜低」的態度,
有待方家指證。


關於Château Pey la Tour Réserve2006的分享就先到這裡,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


對於酒評之外的專論有興趣者,
不妨參考看看本站的其他文章。


2 則留言 :

陳先生 提到...

我很喜歡看您的文章,可是一直都沒有新稿
真是可惜

真實之道 提到...

(大笑)
感謝您的支持...
其實不才寫這些東西只為自娛自賞
有您這樣的知音催稿,不才又燃起了好好寫文章的動立了...(為期大約三分鐘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