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2011/05/30 杜道一號(Dourthe°1) 2008






以上就是在這個系列中最後一篇的主角,第二瓶生日禮物-杜道一號紅葡萄酒(Dourthe°1)。無巧不巧的,Château Pey la Tour與Dourthe°1正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葡萄酒類型,也滿足了筆者叨叨絮絮的教學欲......




一般喝法國葡萄酒的人很容易養成這種概念:波爾多(Bordeaux)出酒莊(Chateau)酒,勃艮地(Bourgogne)出酒商(Negociant)酒。關於兩者間的差異請參考下圖:





出處:原子嘉繼,《漫畫葡萄酒入門》,2006,頁37



簡單來說,也就是勃艮地很少有單一土地的葡萄釀成的酒,往往是由酒商去各地收購看得上眼的葡萄,然後以自己的釀造理念和器具進行釀造、裝瓶、出售,酒標上雖然也標示葡萄來源地名,但是影響品質者為酒商而非葡萄來源。舉例來說,各位可以請先看下圖:





本圖中是一支位於勃艮地的產區Chablis的白酒,各位可以輕鬆的在酒瓶上看到產區的名字,也可以看到A Chablis C的標識。

但是在一般波爾多(Bordeaux)酒瓶標示酒莊名的地方,酒瓶上寫著William Fevre,這就表示本酒是由William Fevre這間裝瓶商,到Chablis各地採購適用的葡萄釀造並裝瓶而成,這支酒的價格大概在14美金左右。




接著請各位再看看這張酒標:



請先別被印入眼簾的大頭嚇到,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從酒標中看出它也是產自Chablis的酒,依稀也知道它是A Chablis C等級的葡萄酒。

但是在瓶上標示最顯眼的地方就是地名,很多人會下意識忽略最下面那行粗體字。

由於這瓶酒的價格大概在1820美金以上,等於足足貴了一兩百元台幣,一般消費者可能會認為:「反正既然產地一樣,不然我就買便宜的那支就好了。」因此選擇了剛剛那瓶酒。

這樣並不是不行,但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問,為何這支酒會比較貴呢?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最底下那行「Louis Jadot」。關於Louis Jadot的資料請先見下圖


出處:林裕森,《酒瓶裡的風景:勃艮地葡萄酒》,2001,頁178




換言之,Louis Jadot是勃艮地地區一家歷史悠久的裝瓶商,而且由於名見經傳,消費者可以很直接的透過其信譽以及相關資料去信任他的選材眼光。

請記得前文談到的,酒商(Negociant)酒就是由酒商自己採購葡萄釀造、陳年、裝瓶的酒,所以好酒商=好酒,這個算式在勃艮地大約可以成立(但是好酒不等於好喝的酒這個算式大概也是全球皆準)

因此,貴出來的那幾塊錢美金就是買這塊歷史悠久的招牌,值得不值得?那就請各位自己嘗試看看囉。


談完勃艮地的狀況,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理解Dourthe°1的特殊之處了。

一般來說,波爾多產區的酒都是以酒莊(Chateau)為釀造、裝瓶的單位。也就是說,單一酒莊(Chateau)所產的葡萄酒必然掛上單一酒莊(Chateau)的名稱來賣。不會有勃艮地那種酒商、產區名字掛一掛,真要問起是哪戶農家種的葡萄大夥也搞不清楚的狀況

這種作法行之有年,波爾多人也沒有要改變的意思。但是這種銷售方式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消費者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波爾多葡萄酒知識,才能夠分辨不同酒莊(Chateau)的品質差異並從中作出選擇。

而且還有個麻煩,既然單一酒莊(Chateau)的酒一定產自該酒莊(Chateau),那麼也表示一個酒莊(Chateau)當年的產品如果賣完,即便供不應求也沒辦法擠出東西來賣,這時就只能看著白花花的銀兩掉進人家口袋裡。

 
隨著波爾多葡萄酒的商品化日漸提高,熟門熟路的資本集團想出了好辦法。


請各位先看看以下幾張圖:



這瓶是Mouton Cadet最基本的波爾多款



這瓶是似乎比較高級一點的梅鐸(Medoc)款


這瓶是由發霉的葡萄(無誤)釀成的索甸(Sauternes)款




這瓶更猛...基本上已經完全不是波爾多酒,也不是AOC了,連名字都只剩Cadet而已

以上四支應該對各位來說有點印象,在台灣,這是一支連在7-11也買得到的平價葡萄酒(價格普遍都在一兩千元左右)。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張圖:

這瓶的美金價是7百元左右,台幣價從3萬到7萬都有...貨比三家不吃虧阿...

雖然有點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從上圖依稀看出這支酒的名字叫作: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2005,是著名的波爾多一級酒。
 
之所以把這兩夥人拿出來比較其實是有理由的,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Mouton Cadet其實有親戚關係
 
 
 
 
 
Mouton Rothschild闖出名聲後,Rothschild先生創造了一款以Mouton為名的平價商業酒。
 
透過與Mouton Rothschild的名聲掛鉤,Mouton Cadet成功的取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感,並且將自己貼上了「高級日常用酒」的標籤,在行銷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而這個成功的案例,自然也吸引了其他波爾多大大小小的酒莊(Chateau)們的群起效尤。

簡單來說,Mouton Cadet其實就是用勃艮地的方式進行釀造與裝瓶銷售,雖然有統一的商標,但是內容物完全是由酒商按照當年的葡萄狀況進行採購與釀造。

Mouton Cadet來說,在下甚至不確定他是不是一個「酒商」(Negociant),還是只是一個「商標」而已

在「酒商」(Negociant)的狀態下,消費者還可以確定有一個統一的單位在進行釀造與裝瓶,其品質相對來說較具保證。

但是在只有「商標」的情況下,各單位可在取得授權後逕行裝瓶,「商標」的持有者只要坐著等收版權費就可以了……關於Mouton Cadet的妾身狀況,還有待方家指正。


說了半天,關於Dourthe°1似乎還沒有提到?事實上,已經提完了XDDourthe°1就是上述這種酒商(Negociant)酒,由於杜道(Dourthe)酒廠旗下有不少波爾多酒莊,因此在選擇調合的過程應該滿游刃有餘的。所以,作為一支酒商酒而言,Dourthe°1的品飲經驗還頗為出色。

在品飲的過程中,我和恬至同學照例搭配了一點麵包佐酒,雖然兩者都頗為其貌不揚,但是味道卻相當不錯。



上面的麵包看起來一整個發霉......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品酒筆記了,這次由於只有兩個人,意見上顯得較為統一,在下一樣按照色香味的順序進行說明:



色澤上除了上面那張圖可以作個參考以外,我們一致認同是清澈的紫紅色。



香氣就比較特殊,除了主韻是明顯的莓果味外,有一絲堅果香氣。也有明顯的芭比娃娃頭髮味(恬至同學貫徹使用生活化語言而經常拿來形容波爾多酒的香氣,究竟行話裡要怎麼說我也還不確定,大體上就是介於「華麗的香料香氣」與「新桶」之間的氣息)。
 
 
 
 
 
 
 
 
 
 
 
整體來說香氣並不突出,但是頗為協調,令人愉悅。
 
 
 
口感是本酒最為傑出的部分,作為一支品牌標準款,本酒很良好的表現出適當的酸度和甜度,同時丹寧柔和、口感和諧,回韻有涼涼的藥草味,一點點的新桶刺激性味。整體而言雖然不強壯但是比較優雅,以人來比喻,並非冷峻型美女,而是略帶一點甜美風格的少女。

大概是這種感覺...
為了蘿莉控的喜好,同場加映一枚





關於Dourthe°1 2008的分享就先到這裡,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




最後附上Dourthe°1的性能諸元:



開發者:杜道(Dourthe)酒廠(1988)



地點:滿足A波爾多(Bordeaux)C的產區都在採購範圍內。



栽種品種:

紅酒:梅洛(Merlot) 65%、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 35%

白酒: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 100%

粉紅酒:梅洛、卡本內蘇維翁、卡本內弗朗,比例不明。



陳年方式:法國新橡木桶中陳放12個月。



同樣隨文附上杜道酒廠的官方網站,對上述資料覺得不夠的人可以去參考看看。

http://www.dourthe.com/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