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1952)


導演:Gene Kelly、Stanley Donen

從結論談起:
本片是目前為止,筆者認為最傑出的「歌舞電影」,
歌舞電影的定番強項精緻華麗、音樂好聽等等自然不在話下。

難得的是,本片的導演與編劇也大大有功,
節奏控制的恰到好處,又保有豐富的故事性。
就算把本片的歌舞部分抽掉,
光是運鏡與劇本也能讓觀眾非常滿意。

印度寶萊塢就是典型的"拿掉歌舞後不知道在幹什麼"式電影
當然,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印度電影正在發揮其成熟的影響力。

本片與錦城春色(On the town 1949)相同,
由Gene Kelly與Stanley Donen共同導演,
舞蹈的品質當然不在話下,安排得輕鬆寫意。


歌王與舞王的合體競演,
法蘭克辛納屈可能是演技最好的黑社會(龍五的意味...)

一般狀態下,單一場景中看不太出來舞者身兼導演的價值,若只看五分鐘,演員舞技好場景漂亮音樂好聽就很精彩。

但若是整片從頭看到尾,
Gene Kelly 作品中的舞蹈與劇情的場景調度,
顯然比 Fred Astaire 的作品還要流暢生動,不會有那種「大家注意我現在要開始跳舞啦!」的抽離感。
甚至在單一舞蹈場景中的配角表現也比較傑出,
比Astaire 電影的 "Ginger & Fred 無雙"好非常多。

經典風格的迪士尼作品是劇情與音樂場景抽離的例子,
什麼?你說上圖不是迪士尼?我看著挺像啊!

在主要舞者身為導演的狀況下,
除了管好自己、還能管到別人,
可以把某些場景修飾到自己滿意為止。
(2015:後來在聞天祥的影評中看到相同論點,別人還寫得比較早!唉~)

這似乎是 Fred Astaire 較少享受的待遇,
也是 Gene Kelly 在才氣上勝過 Fred Astaire 之處。

純就舞蹈與演技而言,
筆者個人喜歡 Fred Astaire 勝過 Gene Kelly,
獨特的紳士氣質與收放自如的舞技,
連男性都會為之傾倒。

但是以電影的整體水準來說,
Gene Kelly 的程度通常比 Fred Astaire 來得更高。



難得的兩人合舞,有點長不過值得一看。
忙的人可以從2:00開始看。


除了歌舞以外,
本片的「愛情小品音樂喜劇」要素控制得極好,
故事的主線走傳統的「麻雀變鳳凰」路線,
敘述一個平凡不得志的鄉下姑娘,
無意間和超級巨星由誤會到相識,
再由相識到相愛的超芭樂劇情。

因為芭樂,所以討喜,
這種作法是鋒利的雙面刃。
雖然踩到地雷的機率變低了,
但很容易使電影成為「年產一百部」的爆米花電影。

本片透過兩大特色避開成為爆米花的下場:

第一是編寫聰明的劇本。
本片的台詞與情節安排非常傑出,
即便是現代觀眾來看,也會被其情節所吸引。

更不可思議的是本片竟然還很好笑!
是真的會讓人哈哈大笑的那種,
而不只是機智雋永的微笑,
在經典電影中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不在笑點多做贅言,
各位朋友若是有機會遇到這部電影,
直接找來看看就是了,筆者相信不可能覺得沉悶。

片中的第一女配角八婆屬性驚人,
一半以上的笑點從她展開,十分稱職。

第二個特點與本片的劇情安排直接相關。

表面上,本片主線是單純的肥皂劇愛情,
但本片背景設定在1920年代:
「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轉型期」。
加上這個大時代議題,遂使得本片除了小情小愛之外,還有種"點到為止"的深度。

細談這點前,先聊聊去年光彩四射的「藝術」電影:
大藝術家(The Artist 2011)。
(筆者案:此文寫於2012年、重新整理於2015年。)

基於種種理由,
筆者覺得 The Artist 是在現代懷舊氣氛下被高估的電影。

不需花時間談 The Artist 哪裡不好,
光是說 Singin' in the Rain 好在哪裡,
就剛好足以彰顯 The Artist 的不足之處。

之所以將這兩片對比其實很簡單,
這兩部電影的劇情脈絡基本上完全相同:


1.主角是如日中天的默劇演員
2.對於崛起的有聲電影表示不屑
3.被有聲電影打趴,自己又沒辦法拍有聲電影
4.在絕望中找到自己拍攝有聲電影的新定位
5.解決方式都是歌舞劇


主線劇情的相似度高達八成
(除了那隻該得奧斯卡獎的狗)

筆者當然知道 The Artist 充滿對經典歌舞電影的致敬,劇情和舞步類似不成問題。
問題出在:既然是要向經典電影致敬,
為什麼劇情重點處的表現還比被致敬者差呢?

The Artist 因其大時代格局為人稱道:
「重現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陣痛與無力」
但筆者卻對該片的處理方式頗有微詞。

Singin' in the Rain 表現轉型期陣痛的方法非常簡單:
直接把當時的困境老老實實的拍出來。

看過本片的人,
都會對主角初次上演有聲電影的首映會印象深刻,
該橋段可說是本片最大的亮點。

這段非常靠夭,可以留意本片如何呈現「有聲轉型期」演員與劇組的不適應

換言之,
不用花力氣文藝式的談心理糾結、尊嚴與驕傲等等,
只要直接把「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表現出來,
就能讓觀眾體會「轉型期」的困境。

對於給得出蘋果的人而言,只要大方把蘋果端給觀眾,說:「這就是蘋果的味道」就好了。

而 The Artist 就是因為缺少對1920年代的同感,
才必須特別花力氣重新模擬1920年代的同感。

而 Singin' in the Rain 的拍攝距離轉型期並不遠,
對於"轉型陣痛"何止了然於心,簡直是字字血淚!
兩者對此議題的處理精緻度和呈現效果則不言而喻。

此外,Singin' in the Rain 愛情音樂喜劇的本質,
能讓對於轉型期這個議題沒有共鳴的觀眾,
也能從本片中得到樂趣。

一部電影只有程度高的人看得懂,
只能算是高尚的電影,絕對不是好電影。

外行看得到熱鬧,內行看得到門道,
是筆者對於好電影的基本門檻。

總之,本片節奏明快、內容富有創意,
不論是內涵與觀賞性都相當高,是非常傑出的電影,
有機會能看的朋友一定要把握機會!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