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這個情景:
早晨起床
(或是熬了一夜正要睡?)
,
你打開臉書,習慣性的往下滾動著。
看到有個昨天放假的同事貼著一張照片:
一份西式料理、一杯紅酒、
旁邊放一本村上春樹。
然後寫著:
「美酒、美食、與一個知性而寧靜的夜晚。」
19個人覺得這真讚
筆者相信在你的朋友圈中,肯定有個被視為生活達人的”葡萄酒通”。
他的部落格或FB上分享著許多花裡胡哨的品酒術語、
看似千遍一律的酒瓶、連篇累牘的酒莊故事與望之生畏的價格。
看似千遍一律的酒瓶、連篇累牘的酒莊故事與望之生畏的價格。
你在底下留言:
「放假喝酒那麼爽喔!」
「警察快來抓酒駕!」後,
「警察快來抓酒駕!」後,
有沒有種小小的、淡淡的挫敗感?
彷彿穿著拖鞋走進高級餐廳被人擋在門外的窘態。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歡迎你看下去。
我們心裡的挫敗感從何而來?
其實邏輯很簡單:
「喝紅酒是種有品味的象徵,
這個人在品味上勝過我,
我感到自己像個鄉下人。」
講到鄉下人就想到阿土伯......
咦?
同樣是酒精,同樣是喝了吹氣會超過0.15的東西。
你在放假時分享啤酒、高粱、紹興,人家只會當你是酒鬼。
但是你PO個紅酒,馬上社會地位提升,變成生活達人。
葡萄酒,到底有甚麼了不起?
葡萄酒雅痞們會說:
「葡萄酒可以品嘗!」
「葡萄酒變化多端!」
「葡萄酒多采多姿!」
「葡萄酒變化多端!」
「葡萄酒多采多姿!」
這些都沒有錯,但能夠品嘗、變化多端、多采多姿的食品飲料那麼多,
為何偏偏是葡萄酒最具”品味”呢?
在西方世界,葡萄酒發明最早,流傳數千年。
由於長期被使用,在釀造與飲用的經驗累積下,自然形成知識體系。
出現了如何喝酒、如何判斷「好酒」與「劣酒」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被現代人稱為「品飲學」。
隨著商業化時代的來臨,葡萄酒從單純的農產品變成商業貨品,
價格既分高低、等級也隨之產生。
而葡萄酒等級也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之一。
傳至華人社會,在崇洋心態的推波助瀾下,來自西方的酒種更是進步指標。
早期台灣菸酒專賣制度造成的洋酒高價,
更使「喝洋酒」成為擺譜捷徑,廣受台灣人歡迎。
時至今日,暴發戶心態漸淡,品味雅痞風大行其道。
「外行喝熱鬧,內行喝門道」,
我們所見的生活達人,多是這種思潮下的產物。
「”品嘗”葡萄酒才是品味的象徵,”喝”葡萄酒不是」
他們這麼說
可口可樂富有創意的飲料行銷法,
會想收集一套的消費者高達八成!
但,如果。
只是如果。
葡萄酒的品嘗其實是種錯覺呢?
英國衛報日前刊出了一則新聞,斗大的標題寫著:
引起西方品飲界的一陣嘩然。
(似乎還沒包括華語世界)
(
文章雖然落落長,但其實邏輯很簡單:
品飲科學的價值在於能夠辨識「好酒還是劣酒?」
那麼,若是品飲科學無法辨識「好酒還是劣酒?」
那當然是名副其實的「垃圾學問」囉!
接著文章舉出了許多例子說明人的感官有多容易受到誘導與影響,
結論就是:
「不管多厲害的酒評家也只是憑感覺瞎喝而已,不用理他們。」
照想,此文一出,全球無產階級應該要歡聲震天,
自詡紅酒雅痞者紛紛抱頭鼠竄,
創造社會主義在大躍進後又一建設高潮。
老伯,你手上那包米拍完照記得交回來啊!
但卻沒有。
原因很多,除了這種說法斷人財路被和諧掉之外
(試想若有人說投顧公司只是瞎操盤而已,
商周遠見天下可能會刊嗎?)
商周遠見天下可能會刊嗎?)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
這個看似駭人聽聞的論點,
其實是一個「很久以前」就達成的、「理所當然」的結論。
其實是一個「很久以前」就達成的、「理所當然」的結論。
先談談「很久以前」的部分,
法國學者Émile
Peynaud,
在1980年代出版的《Le goût du vin》(中譯本為王鵬,《葡萄酒的風味》,2010)一書中,
在1980年代出版的《Le goût du vin》(中譯本為王鵬,《葡萄酒的風味》,2010)一書中,
已經記錄許多類似的試驗,說明人之易受影響。
換言之,”人喝得不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結論。
「理所當然」的部分:
葡萄酒,原本就只是一種農產品,一種食物。
它的價值只有一個:被拿來娛樂感官。
其他等級、價格、品味與時尚的象徵等等,
是市場需求、文化、歷史造成的結果。
“Wine-tasting”之所以是”junk
science”,
主因在於人的感官永遠無法符合science的標準。
但若因此停止對葡萄酒感官表現的客觀研究,
人易受影響的毛病就會更加嚴重,使我們更分不出「好酒還是劣酒」
因此
“Wine-tasting”可能是”junk science”,
但卻絕對不是”junk knowledge”。
下次,當你看到達人朋友PO了某支酒的照片,帶有三分傲氣夸夸而談時。
請酌情複製下面引號中的兩句話:
如果是紅酒:
「哇!這支酒你也喝過啊,我很喜歡它的黑色莓果和微微的紫羅蘭香氣,仔細感受還有一點菸草氣息。不過我覺得開瓶之後15到30分鐘表現更好唷!」
如果是白酒:
「這支酒我也覺得不錯,柑橘、熱帶水果的香氣表現很好,我個人是覺得還帶有一點輕輕的礦石味啦。不過回溫之後的酒精感就有點明顯了哭哭!」
筆者相信命中率高達八成
-----代結論:何謂有品味的品飲?-----
茲引《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的台詞作結:
所謂廢話,
就是一種聽起來好像很具體,
實際上卻很空洞的一種話。
它看起來好像講到了問題的癥結,
實際上是在迴避所有的答案。
所以這種話聽起來好像很流暢,
但是它註定是要作廢的。
------延伸閱讀------
‘Wine-tasting: it's junk science’衛報報導原文:
中文翻譯,果殼網,〈葡萄酒品鉴:垃圾科学而已〉
1 則留言 :
雖然喝不懂紅白酒 不過這系列好好看 文章流暢概念易懂
看了會想喝酒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