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的男主角馬丁辛(Martin Sheen),
正是機飛總動員(Hot Shots! 1991)男主角查理辛(Charlie Sheen)的老爸。

這次的心得是針對2001年上映的「重生版(202分鐘)」來談。

從結論開始:
一部戰爭電影把「戰爭的過程」表現出來,
我認為這就是一部「好動作電影」:
第一滴血四(John Rambo 2008)像是這種電影。

現代科技+`90編劇,
迸出二十一世紀少有的出色動作電影,

一部戰爭電影把「戰爭的美德和惡意」表現出來,
我會說這是一部「好戰爭電影」,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像是這種電影。


毫無疑問的經典之作,應是許多人的荒島電影。

如果有一部戰爭電影把「戰爭的意義與無意義」表現出來,
我會說這是一部「傑出的戰爭電影」,
現代啟示錄像是這種電影。

現代啟示錄基本上不算是一部戰爭片,
只是它所追尋的情感和答案在戰爭中表現最為明顯而已。

可能是有史以來觀賞時最需要腦力的戰爭片。

對於一個滿心期待看到衝鋒槍燒夷彈的觀眾來說,
本片雖然也有這類場景,但是處理的效果較為另類。

相對一般戰爭電影經常強調戰鬥的壯闊和速度感,
本片的戰鬥場景只能說是「混亂」。
所有遭遇戰幾乎都看不出到底在和誰打,甚至為什麼要打?

在第一滴血四後半部,藍波開無雙幹掉全部緬甸軍時,
觀眾很清楚知道「除了藍波以外都是壞人」。
雷恩大兵的每段戰鬥,也還保持清晰的敵我運鏡,
觀眾可以毫無負擔的看到壁壘分明的作戰與經過修飾的混亂感。

但是現代啟示錄的運鏡精妙、敘事高超,
但在動作場面上只有極少的戰鬥鏡頭,和更少的敵人,
好此道者宜三思。

本片沒有什麼動作場景,就算有,過程也不算精彩。

一般的戰爭片會選擇「榮譽」、「袍澤之情」、「勇氣」這類價值為影片主體。
但是就我的觀影感受來說,柯波拉選擇了「瘋狂」和「滑稽」這兩個奇特的精神作為重點。

本片當中有長達約10來分鐘的「玩伴女郎勞軍活動」,
是這種「瘋狂」氣質表現得最為明顯之處:

陰濕的戰地、黑暗的叢林、不可測的獸性,
對應華麗的舞孃、明亮的燈光、嘮叨的司儀,
以及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粉飾太平的政府,
有種中年人身穿西裝腳踩拖鞋的滑稽感。

在一群饑渴已久的男人中丟下兩個妙齡女郎,
更讓這種違和感的碰撞達到高潮。

"碰撞中達到高潮",當初在寫的時候並沒有聯想那麼多(汗)

除此之外,在旅途中因為良好衝浪地點而進攻越共村莊的美國軍官,
或是馬龍白蘭度扮演的「最後魔王」,
都讓觀眾的價值觀隨著劇情進展而一路被「誘導反省」。


馬龍白蘭度這部片胖了點,而且一直處在恍神狀態。

而影片最初,男主角在旅館中徒手打破鏡子的場景,
那種複雜而糾結的張力。

是我看過除了「七生有幸(Seven Pounds 2009)」威爾史密斯獨坐車上大叫,
而畫面靜音處理那幕之外最傑出的同類橋段。

而柯波拉的敘事功力可從導演和剪接兩部分來談,
其實本片早在1976就已殺青,但是柯波拉足足花了三年時間進行剪接。
以結果論,完全不算浪費。

本片的敘事技巧非常美妙,導演想說的話完全沒有在片中直接談起,
透過場景、演員、潛台詞不斷強迫觀眾思考。
「把觀眾當成聰明人」,這是我心目中頭號的導演美德。

而主角的表現也非常有趣,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導演的原意,
不過就我的觀影感受來說,
男主角在本片中幾乎無口(除了旁白)的設定讓他成為一個
「從頭到尾都在鏡頭中,但是觀眾很可能對他沒印象」的影薄角色。

通常這算是電影的失誤,可是在本片中,
這點促成觀眾很容易產生「帶入感」。
觀眾有了帶入感,片中的種種議題才有被反思的可能性。
而主角略帶「麻木」的演出,讓觀眾很容易就能融入以他為中心的情節,
這種做法我只在本片中看過,不曉得是無心插柳還是匠心獨具?

本片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挑一天隔天放假又不想早睡的日子,
花點時間把它一次看完吧。

這是我近來看到最美的一句台詞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