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絕不流標(?)大型企劃:影響葡萄酒均價的四要素---(2)「產量多寡」與「年份好壞」



談完「酒款製程」,
接著就是「產量多寡」了。

在本文中,
筆者將會對產量多寡與價格間的關係,
進行精密而完整的說明:

物˙以˙稀˙為˙貴

說明完畢~
感謝大家的收看!
我們下次將從「年份好壞」項目開始談起。


---------話說落筆後才發現事實真是如此(囧)---------




其實說完「物以稀為貴」後只要加個
「咿~愛豬以」就可以上片尾曲了...(時代的眼淚)




為了不要造成這種沒梗的狀況,
這次會將「產量多寡」與「年份好壞」
這兩個息息相關的要素合併討論。


葡萄酒的產量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談:

其一是「葡萄的產量」
其二則是「酒的產量」

「酒款製程」一章中,
我們曾經提過每個酒莊會有不同的採收標準,
因此葡萄的總產量只是其可供釀造的「最大值」
不一定表示酒莊的實際葡萄酒產量。


著名的d`Yquem酒莊即是如此
大概每七棵樹的產量才能釀一"瓶"酒

單純考慮產量與價格的關係時,
確實如同前言的五字真言那麼簡單明瞭。

但是若把「年份」因素考慮進來時,
葡萄酒的產量與價格關係就沒這麼線性了,
我們可以用以下的圖表簡單說明:


筆者本來想做個函數曲線
卻發現自己根本不會計算函數啊!(囧rz...)

其中日後售價可能最高的當然是右上角的年份
由於豐收加上品質優良,產品良率高,基礎數量又大,
整體可以釀出好酒的比例大大增加。

不但只有高級酒款的身價大幅上漲,
連一般酒莊也會因為產量變大、品質提高而增加獲益,
可說是皆大歡喜的狀態




以1989年的聖愛美濃來說
Hugh Johnson的評語是:
「豐收、完熟且早採;全面性勝利。


其次則是左上角的年份
雖然收成數量少,但是良率一樣很高,
若干年月後反而有可能因為其數量稀少而提高身價
以高級酒款尤然。

但「以量取勝」的一般酒莊,
便可能會因產量減少而使得獲利縮小。

先提醒大家:
會因為年份好壞而「直接」造成酒款價格上漲的,
通常都是一些有頭有臉的酒莊
(起碼也得是列級酒莊或是一級園那種等級)

一般酒款通常不太會因為年份好而漲價,
就算漲價,漲幅也不大。




同樣再以聖愛美濃舉例
2008年份Hugh Johnson的評語就是:
「收獲量雖少,但品質好得令人驚喜。

至於左下這種狀況:
雖然某些名酒莊,
會因為年份實在太爛而放棄釀酒。

但對於一般酒莊來說,
年份要差到完全不能釀酒其實並不容易,
況且他們也缺乏足夠的資金維持一年的空轉。
因此仍然會進行釀造,維持起碼的酒莊開支。

至於右下這種
「豐收卻品質低落的狀況」其實不大常見,
如果真的發生,這些葡萄同樣也只能拿來釀造低階酒款,
和第三種狀況的酒價差別不大,唯獨產量較高。

這兩種狀況對於高級酒款的打擊非常大
不但起價必須下修,等到時間流逝後的市場價格,
也會因為「年份差不耐久存」的疑慮而無法增加。

因此,聰明的消費者都知道:
「小酒買大年,大酒買小年」
壞年份的名酒,有時反而是比較划算的選擇。



如果旱到這種程度也別種什麼鬼葡萄了
趕緊逃荒去吧!


-----酒的產量與價格-----

如果說「葡萄產量」是看天吃飯,
那麼「酒的產量」就是可以人為操縱的部分

影響酒產量的因素有很多,
上一篇曾經提過的「法定規範」就是明顯的例子。

幾乎絕大多數的法定產區制度都包含產量規範,
因此那怕是滿山滿谷好葡萄,
也只能拿來釀造法定數量以內的同一酒款。


法定規範不只規定產量
在勃艮地,除非是一級園以上等級
否則莊園的名稱大小不能印得比村莊大...

(詳情請見「勃艮地酒標教室」)

除了這種不太浪漫的強制要素外,
許多酒莊還會基於「釀酒人的骨氣」而嚴格自律
不論年份多好都只取一定比例的葡萄釀造一軍酒,
其他全部打成二軍或是不釀。



這種例子在勃艮地就不少...
像是精美的亨利佳葉(Henri Jayer)先生

至於酒的產量與價格間的關係倒是十分線性,
基本上符合
「物以稀為貴」、
「供不應求則漲價、供過於求則跌價」
兩個原則,
這個部份我們還會在「市場需求」項目中談到,
在此按過便罷。



所謂供需與價格,關係大致如此


---------結論---------


統整來說,
「產量」影響葡萄酒的價格並不太直接。
A酒莊年產5000打,B酒莊年產50000打,
並不能確定 B 是否絕對比 A 貴。

說真的,大概也很少有消費者關心
「某一間酒莊到底年產量多少?」這回事。

大家都知道「年分」對於葡萄酒價差影響甚鉅
但是這種影響往往只限於同一酒款中。

不管2000的年份多世紀、多完美!
2012的年份多慘淡、多糟糕!
`00 年的中級酒莊還是不可能比 `12 年的五大酒莊貴...
因此如果以宏觀角度看,
「年分」對於價格影響雖比產量還大,但仍屬有限。。

既然葡萄酒是眾多農產品中的一種,
而大家都知道農產品獲利受產量、品質影響甚大,
何以「產量」和「年分」要素,
對於「葡萄酒的市場價格」影響卻不十分明顯呢?

其實原因也很單純。
「產量」是個灰色值,直到裝瓶出貨之前,
大概只有生產者對於產量心裡有數,
對於行銷的影響自然不大。

「年份」更有各說各話的空間
對酒價雖然影響明顯,但是總有空子鑽,
在同一酒款的前提下會成為影響酒價的絕對因素,
但是不同酒款、乃至於地區的狀況裡,
年份遂成為一個「重要但可以被忽略」的要素了。


這類「年份表」往往是各家雜誌酒評表現的舞台
漲價的價格現在直接拿,預測準不準過十年才知道
這種生意你幹不幹?

說明了酒款製程」、「產量多寡」、「年份好壞」三個要素後,
其實在酒價的影響上恐怕只佔了不到 50% 的重要性。

真正最具影響力也最為複雜的,
便是第四項要素「市場需求」

我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解決這個「最終魔王」,
結束這一次的企劃。


我蓋上一張魔導士牌,結束這一回合


2 則留言 :

惡趣味代官 提到...

頭香GET!

真實之道 提到...

我這邊基本上是荒涼一片,可以不用急著搶頭香沒關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