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名稱:Sangiovese
大陸譯名:桑嬌維賽
沒想到台灣譯名比大陸更像大陸譯名…不論如何,熟悉舊世界的酒友們想必不會被冗長的譯名困擾。身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葡萄品種名長一點也是很合邏輯的(誤)。
Sangiovese是義大利托斯卡尼(Tuscany)地區的特產品種,從丘比特之血(Sanguis Jovis)這個詞演變而來,和上一篇的Nebbiolo種葡萄是義大利最出名的兩個品種。酒質略厚重,酸度明顯澀度弱,感覺上是很清爽的口感。但同時它也具備了辛辣的草本香氣,底蘊相對來說複雜許多。依照熟成狀況不同,酒色為鮮紅到深紅色。
Tuscany出產義大利著名的Chianti酒就是由此種葡萄和其他當地品種混釀而成,其外觀上的稻桿包裝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既然談到了Chianti,此處不妨多花點力氣進行說明。在一般狀況下,只有Tuscany的Chianti區所出產的才能算是Chianti酒。但生性浪漫的義大利人顯然不太搭理地區傳統,整個Chianti地區的Chianti酒內容物都有點出入。
原本義大利人自釀自喝的狀況下尚且無關緊要,反正喜歡不喜歡都無傷大雅。但是在世界貿易市場大開,人人磨刀霍霍爭相在這個戰場中分一杯羹時。義大利與法國同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葡萄酒生產和消耗國,兩者在國際市場中的名聲卻不可同日而語,原因恐怕就出在品質的不穩定上。
因此相應法國的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法定產區制度),義大利的公權力也硬起來了,祭出了DOC(Denominazione di Origni Controllata法定產區制度)來統一Chianti乃至於義大利各地葡萄酒的品質。
而此後Chianti若欲達到DOCG的最高標準,就要滿足義大利的法定要求。舉例來說,Sangiovese絕對不能達到100%即是一個必要條件。但有趣之處在於,原先限制Sangiovese不能太多的原因是為了改善Chianti過於沉穩厚重需要長期陳年的特質,但摻入太多(10%-甚至30%)白酒品種後,Chianti反而成為以清爽酒體聞名的葡萄酒,這點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關於Chianti的細節與區分方式,當然也要一貫的「另文說明」XD,在此按過。
這就是Chianti聞名於世的"稻稈包裝",雖說後來成為廉價酒的代表,但是以東方人眼光來看...倒滿富古樸風格。
原文名稱:Tempranillo
大陸譯名:添普蘭尼洛
簡介:Tempranillo是另一個傳統紅酒大國西班牙的主流品種,口感柔順,酸度適中,但仍屬酒質厚重的一員。在酒齡尚輕的時候香味不明顯,熟成後容易出現花香,多以紅褐色為主。
上面這個酒商名請各位費心記住,是個名氣很大的西班牙紅酒商。
這張圖可以命名為:攝影的重要。筆者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酒液顏色阿(抱頭懊惱)...這間酒莊也是在台灣常見的西班牙酒,不知該怎麼選擇時也可以考慮。
回到:酒類專題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