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單寧、丹寧、單寧酸、鞣質、鞣酸、單寧素......
到底是啥鬼?
聽說單寧可以抗氧化?
通說單寧可以消除自由基?
聽說單寧越高對身體越好?
聽說單寧越強酒質越好?
這麼說來...
單寧難道是仙丹嗎?
是為序。
一、所謂單寧(Tannin)
首先請把「丹」寧這個詞丟掉,
那是「denim」,而不是「tannin」,
用 denim 這個詞只會把你帶到鬼洗或是levis。
這個故事要從...算了大家自己看吧 |
單寧、單寧酸、單寧素,
指的是相同的東西,
基於節能減碳的原則,
我們通常用最短的那個。
單寧有兩大特性:
1、吃起來會澀。
2、能夠抗氧化。
澀度很容易解釋:
葡萄在表皮產生具有澀度的代謝物-也就是單寧-,
用以抵禦蟲害或動物的過早取食。
(難吃你就不會吃了吧?)
抗氧化的部份就有趣了,
很多人聽到「單寧抗氧化」,
產生的聯想是「單寧很難氧化」。
恰恰相反,單寧極易氧化,
(否則你杯中醒酒就應該是醒三十天而不是三十分鐘了)
其「抗氧化」的方式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搶在果肉、果汁與氧氣結合前,先一步氧化。
因此,單寧可說是消耗品,用過就沒了。
(也提供了一個經常
所謂單寧,
就像纖維質、維生素一樣,
是植物中的有機成分,僅此而已。
此圖說明了葡萄酒中單寧的來源,btw,這張圖的"真正"來源是這裡 |
二、葡萄酒中的單寧
單寧不是葡萄酒的特有成份,
許多食品中都有單寧,
柿子、茶葉、咖啡等等,
原則上吃起來有收斂感的食物,
很可能就含單寧成份,並不稀奇。
但葡萄酒確實是唯一含有單寧的酒精飲料,
單寧與葡萄酒的健康效益因此常被放大強調。
See? I told you. |
筆者在此不擬詳述,只談單寧對品飲的影響。
在感官上,葡萄酒中的單寧有兩個重要功能:
1、提供澀感。
2、產生變化。
「會澀算什麼重要功能啊?我還恨不得沒有咧!」
意料之中的有些人抗議了,請稍安勿躁。
大部分動物都會生理性迴避某些味道,
酸、澀、辣等皆然。
(否則葡萄也就不會用這種方法來防衛了)
但就像煮飯用的調味料一樣,
適當摻入,會使料理的美味更上一層,
整罐直接嗑反而會慘絕人寰。
澀度能刷新味覺,
讓每一口酒都能重新為舌頭所辨識,
增加品飲的愉悅。
此外,澀度可以刺激食欲,
葡萄酒之所以適於搭餐,澀度與酸度居功厥偉。
單寧本身極易氧化,
與氧氣接觸後產生變化,
其澀度的「質感」也因此不同,
產生多元的觸感,增加品飲樂趣。
但是讀者諸君請注意,
葡萄酒中會氧化的部分不僅單寧而已,
在醒酒後產生的香氣變化,
絕大多數源於其他多酚物質的氧化,而非單寧。
除此之外,
由於單寧能夠拉仇恨擋槍防止其他物質氧化,
因此富含單寧的酒款,可以在瓶中陳放較長的時間,
若是釀造者技術進步,
好一點的酒款放個三五十年完全不成問題。
所謂的「拉仇恨」,就是「你們先走,這裡我頂著」的意思。 |
試想直接嚼食葡萄梗或葡萄籽的味道,
單寧毫無疑問是種難吃的東西。
但葡萄酒的美味與複雜,
偏偏正與這難吃的東西息息相關。
眼前看似好的未必是好,
眼前看似壞的未必是壞,
取決於你的角度。
人生也是一樣。
延伸閱讀:
其他短篇酒類專論
精彩(?)大長篇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