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酒齡尚短、見識甚淺,阮囊羞澀更是稀鬆平常。
眾人吐槽的TTL,便是我等小輩的好朋友。
這次的主角是與台灣素有淵源的「清酒」。
公賣局從日治時代就開始出產清酒,時間很長。
以這個品項入手,可能比較不會有慘遭雷擊的後遺症。
進口台灣的日本酒,受米製品保護關稅40%的影響,
售價通常千元起跳,高級酒廠貴到五六千也不奇怪。
哪怕是酒客們不怎麼青睞的月X冠或是X關,
吟釀以上的酒款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今年(2011)某日在埔里酒廠巧遇台灣之美純米大吟釀,
要價僅僅三分之一左右,筆者見獵心喜,便購置了一瓶回家嘗鮮。
飲罷後,雖未慘遭雷擊,但也覺得茫茫然,
這才發現問題出在沒有對照組可以比較。
一日,在大賣場日本酒折扣販售時,
以半價購入了兩支純米吟釀。
終於可以一償宿願,讓台日一競高下。
不錯吧?乍一看還不知道哪瓶是日本酒咧~ |
(隨圖附上價位:(日本原價/實際購入價格):
左:1575円/半價後540元;
中:992円/約350元;
右:1770円/半價後580元)
此次品飲很找麻煩的用了ISO杯,
同時侍酒溫度維持室溫(16-18),三支皆然。
為了避免先入為主的印象,採盲飲記錄,
以ABC進行標示:
A
乍聞之下並不討喜,沒有明顯的氣味缺陷。
果香味稀薄,有著使人愉悅、細緻的酒精氣息。
米香飽滿,是可以好好玩味其香氣的類型。
飲用時的酒體中等偏輕,刺激感不重,甜味明顯。
整體表現優秀,底蘊深厚,
不是讓人一碰就會喜歡的類型,
而是屬於可以細細品嘗的美好經驗。
B
在ISO杯中有明顯的氣味缺陷,相當明顯的米麴味,
很奇妙的聞起來有點像紹興酒,
並不是讓人聞了太愉快的氣味。
果香強烈,有種過熟哈密瓜或是波羅蜜的氣味,
正好是筆者個人偏好的氣息。
唯獨果香與麴味兩者分離,不利於品飲。
但是若用一般寬口杯,在正常的飲用狀況下,
氣味缺陷的影響並不明顯。
口感香醇濃郁,紹興氣息完全沒有在口中出現,
回韻只留下了令人愉悅的明顯果香,口感頗甜,
酒體中等,是飲用和嗅聞差別很大的酒。
同時也是這次三支酒中口味、回韻、和酒體均衡性表現最好的一支。
C
有明顯的過熟哈密瓜果香,
香味取向與B酒很類似,而且沒有雜味摻入。
在正常杯中基本上沒有缺陷,
但在ISO杯中就有一絲微妙的雜味,
如果把這種雜味放大幾十倍,
大概就像B酒的氣味缺陷吧?
可惜的是,在香氣上表現良好,但口感卻出奇乾瘦。
口味表現貧乏,飲用後毫無回韻,
隱約可辨喝完椰子水後的一絲甜味,
其餘部分則乏善可陳。
結論
台灣之美的表現並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差的,
有著相當高的性價比,如果把紹興味當成一種特色,
也許這就是埔里酒廠獨特的terrior?
延伸閱讀:
這一夜,誰來寫酒評?
真實之道的深夜診療室
其他酒類雜論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